联系我们

座机:027-87580888
手机:18971233215
传真:027-87580883
邮箱:didareneng@163.com
地址: 武汉市洪山区鲁磨路388号中国地质大学校内(武汉)

地方政策

襄阳市“十四五”:深入开展地热能建筑规模化应用试点示范工程建设

地大热能地热+多能互补网讯:近日,湖北省襄阳市住建局印发《襄阳市“十四五”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该《规划》由中国地热产业工作委主任委员单位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编制完成,全面总结了襄阳市“十三五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并对襄阳“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产业做了规划和展望。


襄阳市“十四五”:深入开展地热能建筑规模化应用试点示范工程建设


十三五”期间,襄阳市累计新增绿色建筑面积1167万平方米,其中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建筑面积达到289.58万平方米;累计新增节能建筑面积3024万平方米,其中公共建筑779.76万平方米,居住建筑2244.24万平方米;累计新增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926万平方米;累计对157.77万平方米建筑进行了节能改造,其中居住建筑76.73万平方米,公共建筑81.04万平方米。全市累计新增建筑节能能力49.45万吨标准煤,超额完成“十三五”规划确立的目标任务。

 

根据总体目标,到2025年,全市累计新增节能建筑面积2595.5万平方米,新增建筑节能能力52.28万吨标煤。全市累计新增绿色建筑面积2084.0万平方米,当年全市绿色建筑竣工面积占新增建筑竣工面积的比例达80%,全市城镇新建民用建筑100%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全市累计新增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1879.0万平方米,累计新增太阳能光伏建筑应用32.5MW。老旧小区改造累计完成既有建筑节能绿色化改造面积218.5万平方米。

 

在强化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规划》提出,大力推进地热能规模化应用。在资源条件适宜地区,优先发展工业余热再生水源热泵(含污水、工业废水等),积极发展地埋管地源热泵地表水(含江、河、湖等)地源热泵,适度发展地下水地源热泵规模化推进浅层地热能的建筑利用。加强中深层地热资源勘探与应用潜力评估,开展中深层清洁供热新技术和实施工艺研究,积极推进中深层地热清洁供暖的工程示范,提高地热能供暖的利用规模

 

同时,深入开展地热能建筑规模化应用试点示范工程建设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推进以“汉水”利用为核心、中深层地热为辅助的可再生能源区域规模化应用。推动在绿色建筑集中示范区、低碳生态城(镇)、绿色重点小城镇建设中,充分利用区域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将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作为约束性指标,实施集中连片推广。

 

《规划》要求,促进可再生能源利用多元化发展。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多能互补、多元互动的建筑能源利用形式,积极推广利用各类热泵为建筑物供冷供暖、提供生活热水,提高建筑供冷供暖生活热水供应的电气化应用水平。依据气候条件和建筑能源需求特性,以低碳和清洁为前提,使各类可再生能源利用和各类绿色建筑、低碳城区规划相衔接和协调,深入挖掘建筑本体、周边区域的可再生能源应用潜力,推动太阳能光热、光电、地热能、空气能、生物质能新能源综合利用,构建多元配置、互联互通、安全可靠的可再生能源建筑利用体系。加强多能源互补系统集成与优化配置的关键技术、运行策略与优化控制的系统深入研究,规模化推进建筑能源清洁低碳集成应用。

 

在建筑用能领域推广高效电气化应用技术,宜电则电,充分发挥电力在建筑终端消费无直接碳排放的优势。鼓励采用各类热泵解决新增采暖生活热水需求,引导炊事用能向电气化发展,不断提升建筑电气化率。进一步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充分发挥可再生能源在建筑“碳达峰”和“碳中和”的降碳提效的本质作用,引导各类型建筑多方位全过程应用可再生能源系统,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