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座机:027-87580888
手机:18971233215
传真:027-87580883
邮箱:didareneng@163.com
地址: 武汉市洪山区鲁磨路388号中国地质大学校内(武汉)

地方政策

亳州市核心发展地热能产业 加快构建新能源“1+3+1”产业体系

亳州市印发《亳州市新能源产业集聚发展方案》,以“双招双引”和企业培育为抓手,以“龙头企业——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生态”为引领,加快构建新能源“1+3+1”产业格局,着力打造全市域统筹布局、全链条集群集聚全场景综合应用的新能源产业集聚发展示范区。


 “1+3+1”新能源产业体系

  “1”是以蒙城县为核心承载区,打造1个以碲化镉薄膜电池应用技术等为支撑的未来产业先导区。

  “3”是大力发展氢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3大特色产业,打造区域优势特色新能源产业示范区。以谯城区、涡阳县为核心承载区大力发展氢能产业;以谯城区、蒙城县为核心,全市域统筹发展生物质能产业;以全市各县区中心城区为核心发展地热能产业

  “1”是打造全市新能源装备产业集聚区。统筹全市资源禀赋,布局建设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促进新型储能、先进光伏、风机制造、充换电装备制造等集聚发展。


  产业规模显著提升

  到2027年,以碲化镉薄膜电池应用技术等为支撑的未来产业先导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氢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特色优势产业持续壮大,新型储能、先进光伏风机制造、充换电装备制造等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发展“1+3+1”新能源产业体系基本建成,新能源产业产值力争达到150亿元。


     产业生态逐渐完善

  到2027年,新能源要素保障体系、技术创新体系、示范应用体系进一步完善,资源配置日趋优化,基本建成空间布局合理、各载体特色突出、产业全链协同、集群效果显著的新能源产业体系。


  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到2027年,新能源产业创新能力持续增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步伐明显加快,力争建成新能源产业创新平台5个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20家以上。


  示范应用加速推进

  到2027年,全市碲化镉薄膜电池氢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光伏风电储能等新能源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建成一批源网荷储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光伏建筑一体化、绿电绿氢绿氨绿醇等示范应用项目,绿色电能替代比例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