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座机:027-87580888
手机:18971233215
传真:027-87580883
邮箱:didareneng@163.com
地址: 武汉市洪山区鲁磨路388号中国地质大学校内(武汉)

地热分布规律

重庆地热资源分布规律

重庆地热资源分布规律-地热开发利用-地大热能

  1 重庆地形地貌特征
  重庆地处中国西南部,长江上游地区,其北部、东部及南部分别有大巴山、巫山、武陵山、大娄山环绕。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有“山城”之称。重庆地势由南北向长江河谷逐级降低,西北部和中部以丘陵、低山为主,东北部靠大巴山和东南部连武陵山两座大山脉。
 
  其地貌形态可划分为中山、低山、丘陵、台地、平原(坝)五大类。中山主要有巫山、武陵山、大娄山山系,其中金佛山主峰—风吹峰最高,海拔2251米。山脉走向多呈SN向,向N转为EN向,平行排列;其北穿越长江,与大巴山系复合于巫山县境内,构成了四川盆地东南边缘山地。低山主要分布于重庆中部地区,面积约为19876平方千米,占重庆总面积24.14%,多呈细长山岭,由背斜构造发育而成。丘陵主要分布于重庆段的长江左岸的西部地区,面积为14954平方千米,占重庆总面积的18.16%。台地主要分布于重庆段的长江右岸,包括合川、铜梁、潼南等区县,面积2943.42平方千米,占重庆总面积的3.58%。平坝面积1971平方千米,占重庆总面积的2.39%。
 
  2 重庆区域构造概况
  重庆地处四川盆地东南丘陵山地区,市域内存在各个构造体系:新华夏构造体系的渝东南川鄂湘黔隆褶带,渝西川中褶带,渝中川东褶带,经向构造的渝南川黔南北构造带和渝东北大巴山弧形褶皱断裂带等。各构造体系不同的岩层组合,差异性很大的构造特征和发生、发育规律,塑造了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形态。
 
  按大地构造单元划分,重庆位于扬子准地台之龙门大巴台缘坳陷之大巴山陷褶束、上扬子台坳之川东南陷褶束、四川台坳之川中台拱和川东陷褶束,及秦岭地槽褶皱系之北大巴山冒地槽褶皱带根据大地构造单元、地质构造特征及形态特征,并结合华蓥山基底断裂、七曜山基底断裂、沙市隐伏断裂将重庆的地质构造分为:川东褶皱带、川东南陷褶带、大巴山断褶带和川中台拱四大构造区。
 
  2.1 川东褶皱带
  位于华蓥山基底断裂以东,七曜山基底断裂以西,沙市隐伏断裂以南的地区,为古生代相对隆起,中生代拗陷,主要构造由一系列NE—NNE向,接近平行的不对称的线行褶皱组成,主要有沥鼻峡、温塘峡、丰盛场、观音峡、铜锣峡、明月峡、南温泉、桃子荡等二十多条背斜。
 
  2.2 川东南陷褶带
  大致位于七曜山基底断裂东南的重庆东南部,属古生代显著拗陷,中生代相对隆起,构造线主要呈SN向和NE向。由近南北向,向北渐变为北东东向,斜插或复合于大巴山弧形断褶带。
 
  2.3 大巴山断褶带
  在重庆市境内位于沙市隐伏断裂以北,大巴山以南地区。构造线由WN向E折转为EW向,由两个断褶带组成—南大巴山断褶带及北大巴山断褶带,前者大部分由线状构造形成,后者为复式褶断构造所组成。
 
  2.4 川中台拱
  分布于华蓥山基底大断裂以西的地区,涉及的区县有合川区、大足区、潼南县、铜梁县、荣昌县等。主要有龙凤场、古楼场、合川向斜及大石桥、中心镇背斜等。构造线走向呈NEE—NE向该构造带内的方山和锥状丘陵常见,由出露的塑—脆性互层的侏罗系红层地层被剥蚀和切割后形成。
 
重庆地热资源分布规律-地热开发利用-地大热能
  重庆市构造纲要
 
  3 重庆地热(温泉)分布概况
  重庆地热资源相当丰富,且分布广泛。就温泉的分布情况看,重庆主城区包括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碚区、渝北区及巴南区等九个区,温泉个数居首位,为67个,其余零星分布璧山、彭水、秀山、酉阳等其他区县。在重庆直辖的21个区中有温泉(包括天然温泉和人工揭露温泉)分布地区为17个,占地区总数的81%。
 
  重庆的温泉主要由高隆起背斜轴部或近轴部的下三叠统碳酸盐岩形成的岩溶槽谷,聚集大气降水并通过漏斗、溶隙、裂隙等向地层深处渗透(横向迳流为主),随地热增温及化学热等因素使地下水水温增高;深部地热水纵向迳流(纵向迳流为主),然后在地表减压最大的地段,即江、河横向深切地段(“减压天窗”处)或断层上盘或断裂带附近排泄地热水形成天然温泉,亦或在背斜翼部以钻井温泉的形式排泄出地表
 
  4 重庆地热(温泉)的类型
  按温泉出露条件将重庆的温泉的成因类型分为三种类型:河流横切型、断裂型、其他类。
 
  4.1 河流横切型
  河流横切型为研究区温泉出露的主要成因类型。该类型温泉主要分布在华蓥山基底断裂以东,七曜山基底断裂以西的川东褶皱带。此种成因类型的天然温泉出露个数为16个,占天然温泉总数的62%。该类温泉出露在高隆起背斜的倾末端河流横切处。由高隆起背斜自身的岩溶槽谷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后沿裂隙或溶洞下渗至热储层中。地下水在深部顺构造线方向由北向南迳流,然后在地表减压最大的、横切背斜构造的河谷(如长江、嘉陵江、乌江的河流)地段,以温泉的形式出露于地表,如统景温泉及铜锣峡温泉。
 
  4.2 断裂型
  该成因类型的温泉主要分布在七曜山基底断裂以东的重庆东南部,即川东南陷褶带内,该构造带内褶皱断裂发育。成因可归纳为:大气降水、地表水沿岩溶槽谷裂隙或断裂带渗入地下热储层中,经深循环加热后形成地下热水地下热水沿着灰岩中发育的层面裂隙和横张裂隙运移,最后沿深大断裂带上涌至地表或浅部形成温泉。
 
  4.3 其它类型
  该类温泉的补给源和径流途径条件与以上三种成因模式的温泉补给条件相似,均是以大气降水为补给源,沿碳酸盐岩地层径流,而此种温泉的排泄方式为:当含水岩组遇到阻水地层时,便沿含水层与隔水层接触带裂隙上升形成温泉。
 
  5 重庆地热(温泉)的分布规律
  5.1 温泉出露与背斜的关系
  重庆温泉主要出露于各高隆起背斜的轴部、两翼或者倾末端,其中于两翼者居多。重庆温泉出露有106处,其中天然温泉26处,人工揭露80处。出露温泉数大于10的背斜有:南温泉背斜、观音峡背斜、温塘峡背斜、铜锣峡等四个背斜,其中南温泉背斜温泉出露个数最多为19个。温泉及热钻孔分布与构造的关系可以看出,重庆的温泉资源主要富集于华蓥山基底断裂以东,七曜山基底断裂以西的川东褶皱带内,该褶皱带呈隔档式构造—背斜褶皱紧密,向斜宽阔。
 
  5.2 温泉出露与断裂的关系
  重庆温泉出露与断裂的关系据统计,出露在断裂带上及其附近的温泉共33个,占温泉总数的31%。与褶皱相伴的断裂,以压扭性断裂居多,主要分布在背斜轴部和靠近轴部的两翼,以及倾没端和背斜轴线弯曲的扭曲地带。在断层破碎带上,尤其是断层交汇处(如长寿遵义基底断裂与七曜山基底断裂交汇处)是优质温泉发育的良好地段。不同性质的断裂带对温泉出露位置的影响不同:温泉往往不会出露在压性深大断裂带上,而是出露在其旁侧次级断裂带上;一般有温泉沿张性和张扭性深大断裂呈线状分布"规模较大的活动断裂带及其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活动性断裂交汇处,或者不同构造体系交汇、复合部位是温泉集中出露的场所,此处温泉一般具有流量大且温度高(如位于长寿遵义基底断裂与七曜山基底断裂交汇处綦江区南桐镇的樱花温泉;出露于秀山县小塘公社热水坝温泉,出露构造为北东南西向断裂)。
 
  5.3 温泉出露与地层岩性的关系
  重庆温泉集中于三叠系及奥陶系地层出露,从岩性上来看三叠系的地层中,重庆绝大多数出露于灰岩、白云质灰岩等可溶性岩层中,特别是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的碳酸盐岩地层,占重庆市温泉总数的50%; 部分出露于砂岩、页岩、泥灰岩等地层中。